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經過4年的研究
9月11日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
主導制定的ISO 23978
《天然氣-上游領域-用激光拉曼光譜法測定組成》
發布出版
這是中國石油在天然氣領域
研究制定的第4項國際標準
持續提升我國
在國際天然氣分析測試領域的話語權
ISO官方發布的ISO 23978:2020截圖
新的國際標準是什么?
《天然氣-上游領域-用激光拉曼光譜法測定組成》是國際領域第一項光譜法天然氣組成分析國際標準,為監控天然氣氣質組成提供了更便捷的測試方法。
激光拉曼光譜法用于天然氣組成分析,具有分析時間短、操作簡便和非接觸分析等優點,帶動了天然氣組成分析由傳統色譜法向光電檢測領域發展,分析時間由原來的100秒至幾十分鐘縮短為10秒,提高了10倍以上,豐富了天然氣組成分析技術手段,推動了天然氣組成分析標準技術進步,是天然氣組成分析技術標準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標準的發布出版,有助于我國與其他國際石油公司在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雙方互認檢測數據,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天然氣分析測試領域的話語權瀝青網sinoasphalt.com。
中國石油還主導制定了哪些國際標準?
2014年10月1日,中國石油主導制定的第一項ISO 16960:2014《天然氣-硫化合物測定-用氧化微庫侖法測定總硫含量》發布出版。至此,我國在天然氣領域實現了國際標準零的突破。與國外同類標準方法相比,該方法極大簡化了天然氣總硫含量檢測的操作步驟,提升了國際上低濃度范圍內測定總硫的精密度水平。
2017年10月28日,ISO 20729《天然氣-硫化物測定-用紫外熒光法分析總硫含量》標準發布出版。該標準的制定和發布,為監控產品天然氣中總硫含量提供了更準確的測試方法,有助于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采用自主研發標準及方法進行質量控制,維護國家利益。同時,為國家環保政策、天然氣產品清潔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2019年10月17日,由中國石油牽頭的ISO 20676《天然氣-上游領域-用激光光譜法分析硫化氫含量》標準發布出版。這個標準是我國首個天然氣硫化氫含量分析國際標準,也是我國第一個在天然氣上游領域的國際標準。這項標準的發布,意味著我國用激光法分析天然氣中硫化氫含量的技術處于國際引領地位,增強了我國在天然氣領域的話語權。
從跟隨者到主導者的“突圍”之路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管道建設及配套儲氣設施逐步完善,跨國天然氣貿易迅速增長。為保證市場有序運行,198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天然氣技術委員會(ISO/TC 193)應運而生。
該委員會現有成員國58個,分為P成員國和O成員國,其中P成員國具有投票權。為了推進中國天然氣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1989年,中國成為該委員會P成員國。作為ISO/TC 193國內技術歸口單位,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天然氣研究院(簡稱天研院)負責跟蹤、研究天然氣國際標準化的發展動態?!皬拇?,中國石油技術專家在委員會的發言就代表著中國發聲?!碧煅性禾烊粴夥治鰷y試一級工程師羅勤介紹。
據早期從事采標工作的專家回憶,制定天然氣標準必須使用標準物質進行實驗分析,而當時條件有限,沒有現成的標準物質,大家只能買原料自己配置,連加工用的瓶子都要自己制作,“那時,實驗室的人都拿著瓶子在不停地搖,以獲取數據,進行驗證研究?!?/p>
2003年,德國專家因故交出天然氣甲烷值計算國際標準項目,“那時沒人愿意接手,當時的院長陳賡良覺得是個契機,西方國家不想干,我們中國人就來干!”時任天研院檢測室主任的唐蒙至今仍記憶猶新。
“將國家標準上升到國際標準,更多的是捍衛國家利益。”ISO/TC 193/SC3委員會主席、天研院院長常宏崗表示,國際標準在國際貿易中至關重要,各個國家都力圖通過國際標準把本國利益和要求表現出來,“我們只有加強科技投入,研發先進技術,才能搶占到國際標準化制高點,代表中國發出更多的聲音?!?/p>
經過60余年技術沉淀的西南油氣田,已在國內天然氣取樣、分析測試和測量標準化等工作中成為同行佼佼者。從2010年至2020年,中國在天然氣質量檢測領域主導制定了4項國際標準和1項國際技術報告、正在制訂2項國際標準報告,對ISO/TC 193的貢獻率提升至全球第二位,而這7項國際標準全部來自天研院。